当前位置:花语茶香 > 培训课程 > 古琴培训 >
长沙古琴培训, 古琴琴派溯源
时间:2018-11-11 15:03|作者:huzhuoling|花语茶香
  华夏音乐自古就有四方之乐、南北风歌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别。因九州方圆各异其趣,乐舞音声师传不同,使古琴艺术形成了各异其趣的流派。
 
古琴琴派溯源
  《左传》记载,楚国琴师钟仪为晋侯鼓琴,因其浓郁的南国情调,而被认为是“乐操土风,不忘旧也”。可见,早在春秋时期,古琴音乐已出现了南北风格的区别。
 
  古琴音乐流派的形成,与地域、习俗、师承、传谱的各异是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 
  初唐琴家赵耶利曾形容当时两种琴风:“吴声清婉,若长江广流,绵延徐逝,有国士之风;蜀声躁急,若急浪奔雷,亦一时之俊。”这是“吴声”“蜀声”在风格上的区别,直至近世,依然十分明显。可见,地方色彩与地区差别是决定琴乐演奏风格的基本因素。唐人李龟年对此也深有感触,故他在岐王府邸听琴,不需见到弹奏者,仅凭耳力便可辨出“秦声”或“楚声”。
 
  共同的师承渊源是形成统一风格的主要基础。各地一些出类拔萃的著名琴家,他们精湛的琴艺和独特的演奏风格,对琴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。因而“唐世琴工复以声名家,曰:马氏、沈氏、祝氏……师既异门,学亦随判,至今曲同而声异者多矣”。唐初风行一时的沈家声、祝家声,就是根据不同的师承而命名的一些演奏流派。
 
  随着琴谱的刊传,琴派的地方风格与师承特点往往体现于不同的传谱之中。唐宋以来,琴谱的运用日益简化和普及,为琴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宋代皇家推行的“阁谱”,一度在北宋琴坛居于显要地位。但民间“野谱”却不断反映出琴家新的创造。其中“江西谱”就曾受到许多琴家的喜爱。因此,从唐代的吴、蜀声到沈、祝声,再到宋代的阁谱、江西谱,记录着琴派产生的发展历程。像明代虞山琴派与初唐时期“绵延徐逝,有国士之风”的吴声,在风格上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。但早期的“声”或“谱”,都只能是琴派的雏形。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,扎根于黄河流域的汉唐文明的重心开始转向长江流域。宋室南渡,宋高宗于建炎三年正式定都临安(今杭州),从而使文人云集、经济繁盛的杭州,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。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古琴流派——浙派在此孕育成熟,并产生了像《潇湘水云》这样的优秀作品。
 
  从明末清初至近代,琴史上出现的著名琴派,除了宋明之际已有的浙派之外,尚有虞山派、松江派、广陵派、金陵派、吴派、中州派、闽派、岭南派、川派、九嶷派、诸城派、绍兴派、梅庵派等,古琴艺术呈现流派纷呈的局面。


  •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uayuchaxiang.com/guqin/445.html 除非注明均属长沙花语茶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创,转载请保留出处!
  • 联系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