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花语茶香 > 培训课程 > 香道培训 >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历程
时间:2018-12-15 17:25|作者:shuangchaozy3|花语茶香
  我国熏香的发展大约可分三个阶段。从原料上分,从香草发展到香料,而后又发展到精油;从方法上分,从焚烧发展到用明火熏香,而后又发展到用暗火熏香。我国自古就有熏香。古人懂得熏香具有美容、祛痛、消除疲劳、排解忧郁之功效。有本书叫《拾遗记》,其中就谈到早在春秋时代的燕昭王二年(公元前585年),波弋国曾进贡过“荃芜之香”。
 
  不过,在秦汉以前,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的香料传入,当时焚烧的是些兰蕙一类的香草。到了汉武帝时代,岭南逐渐与中原沟通,南方诸郡纷纷奉献珍奇,香料因此传入中原,从此不再仅仅焚烧香草了。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喜好杂熏诸香,坐处余香百日不歇。魏晋时期,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了。可见香料之贵重。到了唐宋以后,关于香品、香事、香料制作、焚香方法等方面的著作也多了起来,遂有“茶经香传”之称,品茗与焚香一起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。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
  古时的熏香,主要还是焚香,也就是把香料制成饼块,放在一种特制的香炉内焚烧。《红楼梦》就有“宝鼎茶闲烟尚绿”的描述。后以矮桌置炉,用银叶或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,使香不及火,让香气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,即熏香。熏香不似焚香那么浓烈,却香风袅袅,丝丝入骨。难怪贾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,被那一丝细细的甜香熏得眼饧骨软,连说“好香”。但这种方法仍免不了有明火与烟气的缺陷,而且香味也有限。
 
  法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发明了用暗火闷烧精油的办法来熏香,使得熏香之道又上了一个层次,也就是现今的熏香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回“贾宝玉神游太虚境”中提到的“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卉之精,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,名为‘群芳髓’。”其实就是精油。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
  炉香袅袅,既馨且逸,熏香的发展伴随着香具的发展。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,也称为香器(严格说来,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“香器”,用香时的工具称为“香具”)。随着制香用香的日益广泛,各种香具应运而生。香具对中国人而言同时具备实用与装饰功能。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即已开始,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。
 
  炉始于战国时期的铜炉,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,质料包括陶器、瓷器、铜器、鎏金银器、掐丝珐琅、内填珐琅、画珐琅、竹木器及玉石等器。
 
  历代使用的香具有香熏或称香炉、博山炉、花熏、香筒及香囊等。以散发香气的方式而言,可分燃烧、熏炙及自然散发。如香草、沈香木及作成香丸、线香、盘香和香粉的合香,则必须燃烧。龙脑之类的树脂性香品,必须用熏炙,也就是将香品放在炙热的炭块上熏烤。至于调和成香油的香品,则用自然挥发的方式散发香气。各式各样香气浓郁的香草、香花,也被中国人装入花熏、香囊之内,让其自然散发香气。混合数种香的香粉,也常用薄纸包裹,装入香囊。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
  汉代有博山炉。博山,相传为东方海上的仙山。博山炉盖上雕镂山峦之形,山上有人物、动物等图案。用此香具焚烧香草或龙脑,袅袅香烟,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气。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。
 
  “博山炉”出现之后,香炉的使用与熏香的风习更加普遍。熏炉是现在发掘的汉代王墓中最多见的随葬物品。除了香炉,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“熏笼”,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“被中香炉”,即“熏球”。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
  唐代流行有提链的金属香球、香熏。唐代的多足带盖铜香熏十分独特,也有附提链者。带长柄的手炉常见于佛画的引路菩萨图及罗汉画中。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用金器、银器、玉器做的香具,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制式,外观也更加华美。此时熏球、香斗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。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、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。
 
  宋代烧瓷技术高超,瓷窑遍及各地,瓷香具(主要是香炉)的产量甚大。宋代最著名的官、哥、定、汝、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。瓷炉虽然不能象铜炉那样精雕细琢,但宋代瓷炉却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,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。宋人焚香,常同时使用香炉和香盒。从古代绘画中可以看到取香的动作。添香者以食指、大拇指拈出香丸,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。宋代也流行燃烧“香篆”,将粉末状的香料用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,然后燃点。
熏香和香具的发展
  元明清时期流行成套的香具。元代流行“一炉两瓶”的成套香具。明代十六世纪的绘画中就已出现“炉、瓶、盒”。这种组合式香具乃以香瓶作为储放香箸、香铲之用。传世的器物中有明嘉靖官窑的“五供”。五供是一炉、两烛台、两花瓶的成套供器,使用于祭祀及太庙、寺观等正式场合。明代盛行铜香炉,这与宣德时期大量精制宣德铜炉有关。明朝宣德年间,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,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,利用真腊(今柬埔寨)进贡的几万斤黄铜,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,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,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“宣德炉”


  •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uayuchaxiang.com/xiangdao/511.html 除非注明均属长沙花语茶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创,转载请保留出处!
  • 联系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