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花语茶香 > 培训课程 > 古琴培训 >
古琴演奏之道之对谱本的超越
时间:2019-01-06 23:00|作者:shuangchaozy3|花语茶香
  古琴音乐是靠口传心授和琴谱得以传承的。一般说来,古琴的演奏虽然常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,但谱本仍然占有一定的位置。就琴乐历史的微观方面说,口传心授的作用可能更加直接明显;若就其宏观方面说,则谱本的意义无疑更加重要。正因为此,古代琴家特别重视谱本,他们尽力搜集各种琴谱,认真勘校、编印以使传世;在习操古人之曲时,也无不尊重谱本,以习得古人之真精神、真趣味为至高的目标。所以,自古以来,照谱弹琴一直是习得琴曲的必由之路。
古琴演奏之道:对谱本的超越
  既然是“必由之路”,我们又如何能够“超越”花语茶香看来这里关键是看琴乐“演奏”的内涵是什么。如果仅仅将“演奏”看成是文字曲谱向音响曲调的转换,使之具有可听可闻的旋律与节奏,那么,照谱弹奏就够了。但是,如果将“演奏”理解为对人的生命感受和音乐意境的音响表现,则照谱弹奏就显然不够了。由于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意境永远是一个活的、时时可能出新的、且始终伴随着无限个性的过程,所以,演奏在本质上便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创造性活动,而谱本则仅仅是一套固定的、符号化了的音时和音程体系。这是一对矛盾。是用僵硬的谱本来模压生动的感受,还是用生动的感受去激活僵硬的谱本?古代琴家选择了后者。
古琴演奏之道:对谱本的超越
  只要稍稍翻一下琴史,我们就不难发现,在历代著名琴家中,很少有人将自己拘泥于书谱之上,很少有人纯然以“按图索骥”的方法来演奏琴曲。尽管古琴在很早就有了记谱法,有了乐谱的流传,但是,由于时代与情境的差异以及个人经历、性格、情感方式的不同,谱中的音乐结构同演奏者的乐感结构往往不很吻合。如果不顾这种差异,机械地照谱弹奏,就必然导致音乐表现上的“隔”,无法使演奏达到应有的“曲我合一”。所以,演奏家们从来不将这些乐谱当做定型的、教条的东西来对待,而是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对它加以适当的改动,在原来的乐曲中糅进自己的生命体验。宋代琴家赵希旷就批评过“专务喝声”和“只按书谱”的做法,指出“喝声则忘古人本意,按谱则泥辙迹而不通”(引自《琴书大全》)。这种演奏中允许对原谱作即兴发挥,已成为古琴音乐修习和传承的一个重要传统,是古琴美学中“演奏即创作”这一理念的产物。
 
  超越谱本的另一种形态,是指在对谱的读解和弹奏中,演奏者穿越乐谱和曲调,进而去领略和把握乐谱之外的音乐和人生内涵。在这方面,孔子是一个典型。据《韩诗外传》记载,孔子向师襄学琴,其中一曲学了很久,师襄认为他已经学得很好,多次劝他再学别曲。但他总是不肯。
古琴演奏之道:对谱本的超越
  他先说自己“已得其曲矣,未得其数”,继而说“已得其数矣,未得其意”,接着说“已得其意矣,未得其人”,不久又说“已得其人矣,未得其类”,始终不肯罢休。直到最后他终于从音乐中看到文王的人格乃至容貌,才终于罢手。这里从“曲”到“数”,到“意”、到“人”、再到“类”,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谱本的过程。“曲”是曲调,“数”指结构,这两者尚属谱本范畴;“意”是指乐曲的人生意蕴,已超出谱本,进入演奏者的心灵状态了;而“人”(作者的为人)和“类”(作者的形貌)则更是需要演奏者自身的人生经验和丰富想像力才能完成的境域。
 
  虽然孔子在各个阶段的所得都是以曲谱为根据的,但如果他始终拘泥于曲谱,放不下谱本,他就不能够充分调动他的人生经验与想像力,将死谱读活。所以,超越谱本,并非意味着谱本是可有可无,而只是不能拘泥于谱本。明代萧鸾说:“谱,载音之具,微是则无所法,在善学者以迹会神,以声致趣,求之于法内,得之于法外。”(《杏庄太音补遗序》)“法内”即为谱本,“法外”则为音乐的内涵,则为生命体验,则为“道”。


  •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uayuchaxiang.com/guqin/585.html 除非注明均属长沙花语茶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创,转载请保留出处!
  • 联系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