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弦琴名称的由来
时间:2019-01-05 22:03|作者:shuangchaozy3|花语茶香
古琴为了区别于胡琴、扬琴等乐器而叫“七弦琴”。
古琴原来的名称是“琴”,后来为了区别于胡琴、扬琴等乐器而叫“七弦琴”;近二十年来又被人们叫作"古琴”了。
关于古琴的历史渊源,在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等文献上不时提到这种乐器;二千六百多年前,春秋战国时有一些书提到师旷、师襄、伯牙等弹琴家,说他们所弹的琴曲可以感动各种动物;很多古琴名曲像《高山》、《流水》、《白雪》、《阳春》等,从六朝起一直流传到现在。这些足以说明古琴是具有悠久历史并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乐器。
古琴式样很多,历代沿用下来的名称有仲尼式、联珠式、落霞式、蕉叶式等,最常见的是仲尼式(书中所举的古琴图例均为仲尼式)。古琴的样式虽不完全一致,但製造的方法和构造形式基本相同,在声音效果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。
花语茶香悉琴的周身用灰、漆鬆漆,并加以推光,这既可保护琴体,也为了美观。年代久的琴,琴面上的漆会起裂纹,叫作断纹。后人根据断纹的形状而取名“大蛇腹断”、‘.小蛇腹断”、“流水断”、“牛毛断”、“冰纹断”、‘.梅花断”等等名称。其中以“梅花断”最少见,“蛇腹断”和“流水断”较多。有人说从断纹上可以判断乐器年代的近远,此说不可靠。例如有谓五百年以上的琴有梅花断,但所见到千年以上的唐琴并不一定有梅花断。这种断纹是由于漆、木、灰、胎製作上的关係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,不应当单纯地看作年代远近的根据。
在唐代以前(十世纪前),弹琴的人所用的琴一般地要靠自己製造;后来有了一些专业造琴的,别人可以向他求让或价购。解放以前,一般乐器店并不製造古琴,从1957年起,苏州乐器厂才有了新製的七弦琴供应·此外,文物店和委託商行中有时也有旧的古琴出售;小城市或农村中也常有旧时遗留下来的琴,其中往往有几百年前的“良材”。
古琴经常平放容易弯腰(中间凹下去)或驼背(中间凸出来),所以在不弹的时候,须县挂壁上,最好挂于板壁,因为砖壁、泥牆常有潮湿;古琴既不宜受潮,也不能曝晒,受潮或曝晒,不但会使声音变坏,琴身也会走样。为了防止古琴受潮或磨损碰伤,最好製一棉袋,不用时将琴装在袋裡挂起。
古琴有三种传统演奏形式,即独奏、琴箫合奏和琴歌。近三百年来,大多数的古琴家只习于独奏,合奏和琴几乎绝响了。解放以后,古琴与其他乐器合奏又盛兴起来,琴歌也在逐渐恢复。
古琴的音色优美,按照传统的说法,一支好琴要具备“九德”:第一德是“奇”,即泛音轻快,散音透彻,按音清脆,走音平滑;第二德是“古”,要求“淳淡中有金石韵”,也就是‘“清浊适中”,即发出的声音既不太尖锐也不太钝拙;第三德是“透”,即胶琴的胶汁和琴身的涂漆均需干透,音响纯淨,没有胶漆的杂音,因此古琴家希望得到几百年前乃至千年以上的琴;第四德是“静”,花语茶香提醒这是指琴面上(即全部指板上)左右前后弧度平正,在任何一点上都不起跌音(琴弦碰到琴面上不平的地方所发出的沙音叫作跌音)和飒声(飘起的尖声);第五德是“润”,要求“发声不燥,韵长不绝,清远可爱;第六德是“圆”,要求“声韵浑然不破散”,第七德是“清”,要求高音清晰,不杂或少杂副音;第八德是“匀”,要求散音、按音和泛音的音色都各自统一而不发生异;第九德是“芳”,弹大曲时,发出的音响,要前后统一。但九德具备的琴是很少的,一般具有静、透、圆、润、清、匀就算是很好的古琴了。